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张应龙(右)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物理学家邵明安在查看水量平衡观测设施。新华社发
正是历代先贤继往开来的创新活动,才铸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明,正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引领了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飞跃。当今时代,面对新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赢得主动。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于涵养其现代文明人格。“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勇于创新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源远流长,据《礼记·大学》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商王成汤所用的盆上就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意在提醒自己革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创新精神一直推动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易传》对此进行了总结与阐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意思是说,使家国人民富庶可以称作伟大之业,使事业局面得以日新可称作是盛大之德,易的本质就在于生生不已,不断创新发展。《易传》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在一阴一阳的运动中发展,创造出万物。随着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整个世界日新月异。中华文明能够通过创新不断焕发生机,原因就在于它契合于道。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人很早就具备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把合于道的创新精神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汉时期,对外战争耗费巨大,国库亏空,作为总管国家财政的大臣,桑弘羊顺应时势,进行经济改革,成功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他坚持“重商”思想,提出了盐铁官营的政策,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还创立了新的财政措施——“平准”,成功稳定了物价,打击了市场上的不法行为。桑弘羊与时俱进,在不断的变化中应对挑战,捕捉机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汉武帝开创“汉武盛世”,他功不可没。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冶铁技术就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后来,中国人发明了水排与风箱,成为高度发展的中国冶铁技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先进设备。它们是中国带给世界的伟大发明。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教授曾对中国的这两项发明作出高度评价,他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风箱。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先进技术为蒸汽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直强调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肯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创新还体现为文化创新。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所编写的《本草纲目》,内容涵盖了医药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等多个领域,曾被达尔文盛赞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他曾走遍祖国山川河流,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亲尝药材,花了整整27年才完成书稿编写。《本草纲目》能够传承至今,享誉世界,除了其中涵盖丰富的多学科知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中国文化创新的产物。通过文化创新能够不断引导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各类创新提供不竭动力,进而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以文化创新作为内部驱动力,才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机与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勇于创新的时代担当
时代呼唤创新。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应用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广泛而深远的变化。人类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正朝着数字时代迈进。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经济增长,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了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一安排部署,引发了代表委员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