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山海经中山九经鼍,它与雷神有

#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鼍注解

白话文:

从崃山往东北三百里,即是岷山。

长江从岷山发源,向东北流入大海,水中生长着许多优良的龟,还有许多鼍。

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白色珉石。

山中的树木以梅树和海棠树居多,而野兽多犀牛和大象,还有很多的夔牛,这里的禽鸟大多是白翰鸟和赤鷩鸟。

注释:

江水:指长江的支流。鼍:读音,tuó。白珉:仅次于玉的一种石头。棠:指棠梨。翰:指白翰鸟,野鸡的一种。夔(kuí)牛:指体积大的牛。鷩(bì):指赤鷩鸟,相当于今天的锦鸡。徕(lái)山:一说今邛崃山。

鼍:

清代,文人骚客眼中的鼍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的立雪斋印本《山海经存》,鼍形似蜥蜴,尾似鱼,四足形同龙爪,且爪有光彩艳丽的鳞片。

,雍正四年,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禽虫典·神异典》,鼍为龟形,四足且有尾,游走于水中,正探头张望。

鼍,又称扬子鳄

根据百度百科记载,扬子鳄,古代被称作鼍(tuó),民间俗称“土龙”或“猪婆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鳄类,据说与恐龙同一个时代,现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外动物。

扬子鳄

鼍,有可能是“雷神”的原型

《本草纲目》记载“(鼍)性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鼓,夜鸣应更。谓之鼍鼓,亦曰鼍更,俚人听之以占雨。”。

意思是说,鼍能够在地上飞(应该说的是爬行速度比较快),不能上天。它的声音像鼓,夜晚鸣叫像打更一样。人们称这声音为鼍鼓,也称鼍更,俚人(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常以听鼍鼓声来预测天是否要下雨。

鼍的出没,常常伴随着云、雨、雷、电等天象,这与传说中的雷神一样有呼云唤雨、电闪雷鸣的神力。

龙的称呼,有可能来自鼍的声音

古人常以动物发出的声音为其命名,山海经中就有很多。

《大雅·灵台》记载:“鼍鼓蓬蓬。”。

意思是说,鼍叫起来像敲鼓一样发出“砰、砰”的声响。

鼍,也就是扬子鳄,它发出声音是低沉的“隆隆…”的声音,加上鼍常伴随着云、雨、雷、电,打雷的声音更是响亮的“隆隆…”的声音,这之间是不是被古人给结合了。

河南仰韶文化,出土的用蚌壳摆成的龙的图案中,龙的前脚是五爪,后脚是四爪,跟鼍的模样十分相似。

笔者认为,龙这个名字很可能取自于鼍发出的“隆”的声音。

至此,龙是由蛇演变而来的说法被打破了,也可能是扬子鳄。

岷山: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岷山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北边。

此山,有大量的矿产、白玉和碧玉,山中的树大多是梅树和海棠树,动物的种类也比较多,像牛、大象、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