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举制度的实现,提高了明朝的社会文明程度。文官制度的道德标准影响下,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商品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随之萌芽,市民阶级意识的觉醒,及士大夫文化思想影响下,通俗文化及学术民间化、儒学贫民化的新思潮逐渐取代了程朱理学。
明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明朝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从朱元璋年建立,到年被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延续了年的明朝,在士大夫文化的影响下,折射出传统社会转型的萌动。
明朝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利用农民大起义斗争创建的封建国家。行武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及继任者高度重视强化君主专制的统治,提倡程朱理学的道德约束的同时,建立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科举考试的目的在于选贤任能,提高了行政效率。完善了各项制度的建立,在社会经济方面,实行了许多有利于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措施。
使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逐渐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2.科举考试为士大夫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明代的科举中,殿试是由皇帝参加选拔人才的最高考试规格。考中者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由状元、榜眼、探花三名组成,赐进士及第的身份;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进士都是由朝廷授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一职,榜眼和探花授编修一职。二甲考选的庶吉士皆为翰林官。
因此,明代的翰林院是主管中央文化教育事业的机构。主要掌管着明代的科举考试和庶吉士及内书堂的教习。为国家选拔合格的官员是翰林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明朝翰林院参与了科举考试的全过程,对官员的挑选和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翰林在与皇帝的交往中,与皇帝探讨国政、社会、经济、文化等,皇帝从翰林的讲读中汲取大量的知识。翰林对皇帝的文学修养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以身体力行对整个社会发挥着示范作用。
3.文官制度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文官制度是封建王朝推动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从科举到翰林,再由翰林到宰相,这种古代士大夫人生对全社会起到了文化示范引领的作用。翰林的社会地位始终非常的优越,甚至人们视翰林为人生中的荣耀之事。这种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明朝前期的翰林院充当皇帝的辅佐。随着内阁制度和宦官参政,后期的翰林院逐渐回归唐朝,走上了重文词、远政治的道路。明英宗后,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主要以撰修书史、起草文书的普通文秘机构为主。
在科举制度下产生的翰林院的大多数人博古通今,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赋文章,留下了自己的文集或者是笔记,对后世了解明代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如今流传的大量明代的经典典籍、著作中,多数出自翰林院。翰林院官员承担着创造、守护与传承古代文化的责任。
明代思想文化变迁
1.思想与宗教的发展
明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规定科举出题范围主要围绕四书五经,并以宋儒程颢、朱熹等人的标准为主。到了中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心学的萌芽从缺乏创新的程朱理学思想中悄然兴起。
率先突破程朱理学的思想家是人称白沙先生的陈献章。陈献章是吴与弼的学生,吴与弼谨守程朱理学,而他的学生陈献章却崇尚自然,主张内心的体悟,而不拘于外在的教条主义的束缚。这一过程被称为由朱子学转入王学的中间重要的环节。
明代后期,王阳明心学逐渐主导着明朝的哲学思想。王阳明心学又称为王学,创始人是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认为,良知是认识的根源和是非的标准。人要不断地内省自己的良知,对外部知识的探求,只是为了印证内心的体悟。
王守仁的心学与官方提倡的程朱理学不同,但是却得到了年轻学子的追随,王阳明心学在明朝后期的影响深远,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王阳明心学的弊端到后期逐渐凸显,性无善无恶之说在明朝晚期颇为流行。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出发,东林学派代表顾宪成等人提倡程朱理学的回归。同时,在思想界中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的潮流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明朝佛教相对比较发达,佛学与儒学相互渗透,催生了儒佛道相兼容,三教合一的思潮。
2.文学艺术与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明朝的小说和戏曲水平得到空前的发展。由宋元话本演变而来的明代小说,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于明朝成书。
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三言》《二拍》都是明代小说的经典。戏曲方面杂剧逐渐走向没落,南戏迅速发展。明代最具代表性的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即《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还魂记》又名《牡丹亭》,是世界文学界的名著。
明代在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也非常的著名。明初及中期宫廷画兴盛。但是由于宫廷画墨守成规,在技法上并无突破,以摹拟前代为主。至中期后,文人画逐渐取代了院画而雄踞画坛。其中以山阴人徐渭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和松江董其昌的书法及山水画为代表。
小说、传奇异军突起,使明代的官方刻书得到发展,而民间坊刻尤其发达。刻书业的发展促进了藏书事业的兴盛。宁波范氏天一阁、常熟毛氏汲古阁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大藏书楼。
《永乐大典》的修纂是明代文化事业中最突出的贡献。明成祖朱棣派人对永乐二年修成的《文献大成》进行修纂。该书采用七八千种图书,为后世保留了许多后来散佚的书籍。
3.思想文化与科技发展
郑和下西洋为明代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互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在西方学说的刺激下,数学、地理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手工业也得到发展。水稻浸种、育秧、使用农药等,及桑蚕业的人工育种方法,棉花的种植、棉纺业的发展等都有明显的突破。松江府上海县人徐光启著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上的一部巨著。
明代的制瓷、印刷的工艺进步尤为明显。明初青花瓷于后期斗彩、五彩等代表了明朝制瓷业的发展。印刷术的进步则体现在套印、饾版和拱花等技术的广泛使用种。明朝晚期传统文化的变迁折射出传统社会转型的萌动。
宋应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撰了《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手工业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同时也反应了明代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方面的卓著成就。
李时珍在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用26年时间三易其稿,收入动植物、矿石药物种,完成了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将我国的药物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明代重修的万里长城,规划整齐的北京城中轴线布局及皇宫建筑群,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等,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关系
1.翰林院对文学的影响
明王朝的兴盛使翰林院作为中央文化事业机构,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导力量。在政治文化的应用中起到了探讨政治空间中应用型文学的泛化功能。从而将文学纳入政府体制范围。
翰林院从礼乐制度为主,通过礼部、翰林院等中央文化事业机构的职掌,考察明代各类官方礼仪中乐章、乐歌的创作以及文体的变化。在古文创造上,以宋代文学家为主,从而探讨其对宋元以来兴起的词、曲等通俗文体的借鉴与改造意义。
2.翰林官对帝王的影响
明代翰林文学在儒家经学的思想的影响下,皇帝称内阁和翰林官为儒臣。儒臣在规范诏诰表笺的格式,推行行政公文的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改变。明英宗从经筵的仪式、讲官的人选、待遇地位等方面定下了经筵日讲制度。翰林院在与帝王在经筵日讲、顾问这些方面,讲授治国理政的同时塑造帝王的文学观念,激发帝王的文学兴趣。
3.文官制度对科举之风的影响
翰林院参与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全过程。在主持两京乡试及会试中,矫正了中央科举文风。通过《元史》等的编纂,以官方文学的态度,掌握历史的话语权,为当代文学的行为定论。
明代的中国是东亚大国,从明初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的发展,及郑和七下印度洋形成的国际秩序,使明朝成为史学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