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质阴虛阳虚
中医所说的“虚”就是不足,阳虚就是阳气不够了。自古就有“男为阳女
为阴”,所以女生阳虚体质的比较多,男性是阳热体质比较多。
判断阳虚体质非常容易,既然是阳热之气不足了,他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
怕冷。一般人到了天气寒冷时才怕冷,但是阳虚的人一年四季都怕冷,即使到
了夏不,阳虛的人也不敢穿裙子,不敢扇扇子,总是长衣长裤。
阳虚体质的人的第二个特征是经常手脚冰凉。《黄帝内经》说“四肢为助阳之本”
,认为四肢是判断阳气是否充足的基本部位。此外,阳虛的人还可以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感。肺阳虚的人最容易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受不了一点凉风,早上起来一开门、一有风,马上会打喷嚏、流鼻涕,这是肺阳虚的症状。
还有脾胃虚寒,这类人表现为不能吃一点凉东西。所有的凉菜不敢吃、海鲜也不敢碰。90%以上肠胃不好的人基本都是胃寒,胃热的情况很少。中医所说的胃热就是肥厚性胃炎,黏膜增生。虚寒型的就是浅表性的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从中医的角度来划分,虚寒的多,实热的很少:
阳虛还可以表现为女性的生殖系统疾病,比如宫寒症,女孩子的痛经90%
都足由寒引起来的。除了痛经,还表现为月经量少、面色灰暗、子宫囊胂、卵
巢囊胂等,这都是阳虚。男性如果阳虚的话,就会表现为性功能低下,阳萎、早泄的情况就会出现。
阴虛跟阳虛正好相反,表现为阴水不足的系列征象,最常见的是手脚发热。
到了秋天别人都觉得挺冷的,可阴虛的人可能还要扇扇子,还不停的出汗,阴
虛的主要表现就是燥热
2肉类食物
判断肉类的寒热属性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借助于《黄帝内经》的一句话,
叫做“阴静阳燥”。即凡是属于阴的事物都是偏于静止的,属于阳的都是偏于
躁动的,属阴的食物就是凉性的,属阳的食物就是热性的。所以推演一下就是
“热燥凉静”,躁动不安的都是热的,静止的都是凉的。动物止格来说都会动,
但是动得有区别。属于阳热之性的动物,会动得很厉害,跑得比较快。如果老
趴着不动的,他的肉质就是属于偏凉的那一类。
地上跑的:既然动物都是喜欢动的,所以肯定80%都是属于热性的。我们常
吃的肉类中,陆地上跑的动物,它们的肉基本上都是热性的,比如牛肉、羊肉、
鸡肉、狗肉、免肉、鹿肉等,而且跑得越快的动物,热性就越大,狗肉肯定比
羊肉热,羊肉肯定比牛肉热。陈地上的动物中猪肉比较例外,它是凉性的。这
就是因为猪比较喜欢趴着不动,这和它的肉质特点偏凉是有关系的。
天上飞的:飞禽类基本也都是热的,因为它要是不动的话根本飞不起米,
而且飞行的速度快,需要很大的体力,所以飞禽的热性比陆地上跑的牛羊肉都
高,山珍都是大热之性。
水里游的:水里游的生物有爱动的有不爱动的,但因为海水是寒凉之性,
就决定了海洋生物基本上80%都是寒性的,只有很少数是热性的。
在水中始终不停游动的都是热性的,所以鱼、虾都是热性的,而且要比飞
禽还要热,达为在寒凉的海水中没有足够的动力它是动不起来的。
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叫鱼生火,肉生痰。因为鱼是热性的,所以吃了容易上
火:这里的肉指的是猪肉,因为性凉,吃多了伤脾胃,会号致脾胃痰湿。
根据这个特点分析,所有静止不动的,或者是不爱动、动得少的-—蛤蜊、
螃蟹、龟、鳖、海参
一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凉的。有些人认为乌龟是大补,
那要看怎么用法,炖乌龟的时候一定要加姜、酒这些温热的佐料,否则的话人
吃了会受不了。猪肉性质偏凉且特别肥腻,它在所有肉里面脂肪的含量是最高的。而且,
猪的生长环境比较污浊,在猪圈里圈着不动,空气又很臭秽,所以猪的肉质是
最不好的。猪肉吃着解馋还可以,但要用它来补身体是不行的。
猪的生长环境如此“臭秽”,又属于寒性,所以我们在炖猪肉的时候习惯
手加茴香、大料、肉桂等,这些都是传统的香料。为什么?一个是因为这些都
是大热的调料,想用它的热性来中和猪肉的寒性。另外,也想用它的香气米解
猪肉的那个“腥臭”的味道.
但是猪肉的内脏有一些地方是有补益作用的。怎么补呢?
一句话来概括就
是“以脏补脏”。猪的哪个部位就补人的哪个部位。比如眼晴花了就吃一点猪
肝,因为猪肝可以补眼,补肝,调理血虚,猪肚可以调补脾胃,猪皮可以美容
所有的肉我们只能吃出香不香,但《黄帝内经》给所有的肉类划分为“五
味”,根据它的药性作用归类,这个归类的结果是:牛肉是甘味,羊肉是苦味,
鸡肉是辛味,猪肉是咸味,狗肉是酸味。
牛牛肉对人体的补益性是最强的,吃了以后有强肌肉、健筋骨的作用。但是
由于牛是干体力活的,所以它的肌肉非常的强健,和其他的动物相比,牛的生
长周期更长,所以牛肉显然很香,补益性也很强,但是一般人吃起来很难消化。
如果是年轻力壮的男性,吃这个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妇女产后身体很虚,
要炖两斤牛肉吃,这个补益性就差一点,因为不好消化吸收。
牛肉怎么吃法比较好?四为牛肉是偏于热性、温性的,所以普通人吃的时
候最好加上一些凉性的食物平衡一下。现在经常吃的西红柿牛腩、萝卜牛腩,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搭配。但是如果是涮水锅的时候吃牛肉,锅底中放了很多花
椒、辣椒这些热性的佐料,就更加重了牛肉的热,对于普通人水说不太合适,
但如果是阳虚的人可以吃,对于经常手脚冰凉的寒性体质,吃牛肉火锅反而会觉得很舒服。当然,除了西红柿、萝卜等炖牛肉,普通人如果喜欢吃牛肉火锅,
吃的时候也可以喝一杯橙汁、酸梅汤,可以解牛肉之热
中医最看重羊肉的温补之性。羊肉的肉质在常食的肉类中是最鲜嫩的,原
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水说:首先羊基本不干活,所以没有牛的肉那么坚实:另
外,羊的生活坏境也比较好,一般都是在山间草地、泉水叮咚、空气清新的地
方放养;而且羊吃得也很纯净,只吃草,不像猪会吃很多人吃剩的杂食、放了
儿天的臭泔水等。所以中医认为在所有的肉里面,羊肉的温补性是最强的。
中国一直将羊肉作为纺方的组成部分来使用,从东汉时期就有当归生姜羊
肉汤,用于治疗妇女产后阳虛、乳汁不足等。山西有一道名菜叫“头脑”
是
清初名医傅青主发明的滋补药。相传,傅青主看自己的丹永年老体衰,什么都
吃不下去,就精心拟了这个药膳,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羊肉汤,另外加上山药
藕根、煨面、良姜、黄芪、黄酒、酒糟等八种原料。他的丹永喝了一段时间,
脸色逐渐红润起来,胃口大增,虚弱体质日益改善过米。
所以羊肉比较适合女性食用,女孩如果宫寒、脾胃虚寒,
一个星期炖一次
羊肉吃,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如果想用羊肉汤来补气血不足,或者补阳虛,炖
的时候可以加上枸杞、红参、当归等等
3
植物
植物可以用另外一个方法来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辦证治疗,比如看人
的脸色,通过观察脸色的特点、颜色,就能基本判断出身体证候的寒热。
黃
市内经》有句话叫“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认为病人如果脸很红,
或者是很黄,往往是体内很热:白为寒,脸色白的都是寒;青色和黑色主痛,
痛是大寒的意思
对于人面色判断病症的总结语也适合于我们对植物的认识。红包黄色这类
暖色偏热,白色就是偏寒,但不同的是黑色,在植物中黑色也是热的,它也是
暖色。
比如黑木耳就是温热的;大部分蔬菜都是绿色的,所以90%都是凉性的,只
有很少数是热性的,比如韭菜、苘香是热的;水果也是这样,大部分是凉的,
但荔枝是热的,桂圆是热的,香蕉是偏温的,橘子也是偏热的。比较例外的是
西红柿,显然是红色,但它是凉性的
水果:胃虚寒的症状比较多见,凉性的水果就不是特别适合吃。但温性的
水果,比如桂圆、荔枝就不会有问题。如果胃寒的人想吃水果,但义怕吃了难
妥,可以把水果稍微煮一煮,苹果、梨煮了以后味道不变,还是很好吃,但是
它的寒凉之性就会好很多
盐水:认为身体内是0.9%的生理盐水,喝淡盐水可以补充身体盐分、加速
水分吸收。但是这个淡盐水到底是怎么一个“淡”法?里面的比例是多少?我
们很难把握。所以这种喝淡盐水水补充盐分意义不是很大。
有的人说喝淡盐水可以排毒。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盐水进入到人体后是最
不容易代谢出来的。如果喝的是白水,山于人体需要保持水钠平衡,喝了大量
的水后身体里的盐分降低,为了保持0.9%的生理盐水平衡,身体必须要排出水
分,所以人们喝白水后就很快会小便。但是喝盐水就很不容易排出去,因为喝
进去以后,身体依然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必要排出水分,所以喝盐水排毒的说
法也不科学
还有一种情况,有人患了慢性咽炎,早上倒是可以喝一点淡盐水,因为盐
可以杀菌,有牙龈炎、咽炎的人喝一点盐水可能有助于局部炎症的改善。
蜂蜜:是中医里面的滋补药,它的性质是比较平和的,阴虚阳虚的人喝都
没有问题。蜂蜜是《本草纲目》中记录的美容佳品。南北朝有一个著名的医家
叫甄权,他说常服蜂蜜可以使人面如花红,因为峰蜜是从百花中采的蜜汁形成
的,
是以植物最精华的部分去补人体。
蜂蜜对人体是平补的;同时,蜂蜜又是黄色的,“黄色为甘,入脾胃”;
喝蜂蜜水还可以通便,因此喝蜂蜜水比喝淡盐水好得多,它对人体的补益性很
强
晨起喝凉白开有害健康:人体的阳气是生命之气,阳气损伤之后,可以导
致人体所有系统、脏腑、经脉、肢体等发生各种各样的病症。晨起喝凉白开,
会人伤人体下焦附气。所以长期有这个习惯的人人多逐渐出现虛寒的病症,
性出现痛经甚至闭经,男性出现胃病、关节疼痛、性功能降低等。所以,还是
建议早上起床喝一杯温热的蜂蜜水,不要喝凉水。临睡前如果口干的话可以喝
水,如果不是口干就可以不用喝,因为有的人喝水以后有起夜的习惯,影响睡
眠,对身体反而不好
茶
绿茶基本上是没有经过烘焙的天然的茶,保持了原生植物的绿色,所以绿
茶都是凉性的:
红色属温,所以红茶是热性的,它经过了加工;
乌龙是半烘焙的茶,外边一圈都是类似于红茶,里面打开以后是绿色
的,性质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是平性的;
花茶,根据茶能够吸收其他花类香气的作用加工而成的,所以花茶根
据花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最常见的是茉莉花茶,此外还有玫瑰花茶、桂花
茶等。花茶是凉性还是热性,要看选的基质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所以说到底,茶实际上还是三类,绿茶、红茶、鸟龙茶。这三种茶由于他
的寒热之性不一样,对人体好还是不好,要看你的体质类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喝茶要适当。喝茶多了,就和吃某一种食物吃偏了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阳虚体质的人是喝绿茶喝出水的。绿茶喝得时间长了会
出现處寒症。如果己经习惯了喝茶,建议喝乌龙茶,这也是我给白己摸索出水
的。如果我一上午喝了儿杯绿茶,到十一点左右就会心慌、气短、手抖。要是
喝
一上午红茶,嗓子又开始不舒服。最后我发现喝乌龙茶既可以满足我喝茶的
要求,也没有任何不适,因为它的性质比较平利。
5
酒
白酒在中国古代最早是“药”,最早喝酒是用来治一些痹症,比如胸痹,
就是现在说的冠心病。
白酒是辛温之性,又辣又热,它进入人体可以散寒,如果在外面受寒了,
回家喝一点白酒可以散寒,也可以活血。另外,白酒还有提神的作用,稍微喝
-点酒,人的情绪就会兴奋起来。因此,酒可用于兴奋神经系统,这也是亡容
易成瘾的原因,很多人喝上一段时间之后就成瘾了,大脑对这种东西形成了
种依赖,没有它就兴奋不起来。
白酒的功效仅限于此。但对人身体的损伤却比较大,中医学称酒为狂药,
作用很刷烈,跟毒药差不多,所以喝了以后对人体损害非常大,我们很难以想
象喝一种“药”喝半辈子会是什么结果。
即便是用酒来驱寒,作用也仅限于驱“外寒”,即由于天气寒冷冻出来的
疾病。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脾胃處寒,想喝酒祛寒可不可以?不可以!长期慢性
的虛寒体质,喝酒来中和一下可不可以?不可以!清代医学家吴成认为:阳虛
者纵饮,可以出现腹污、鼓胀等疾病:阴虚者纵饮会出现吐血、咯血等。用现
在的话说,阳虚的人喝了阳更虚,阴虚的人喝了阴更虛。
只要含有酒精的饮品,就是偏温的,只是啤酒的温性是最低的,因为它的
酒精含量很低。严格水说啤酒比较平性,但是说啤酒降火,没有这个说法,红酒又称果酒,最常见的红酒是葡萄酒,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是10%到20%.
相对于白酒降了很多,葡萄又是酸凉之性,相对而言,葡萄酒也是属于比较¥
性,温热之性比较低。但是它有活血的作用,喝了红酒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
通过这个作用来改善睡眠。主要是四十岁以后的女性,血液循环稍微有一点缓
慢,大脑供血不是很好的人。
所有酒都一样,不能过了。因为每个人的酒量大小不一样,能够接受的程
度也不同。我想白酒应该是一两之内,葡萄酒应该是二两,这样比较合适。
6运动
《黄帝内经》认为多数疾病都是因为白身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导致的,比如说
饮食、睡觉、运动等。所以《黄帝内经》第一篇的第一段就告诉我们一些养生
的基本法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安作劳。
和于术数就是强调采用这种养生法术一定要和白己的身体调和起来,这个
调和就是动静得宜。采取的养生方法需要和自己的身体素质、体质特点能够阴
阳调和,换言之,《黄帝内经》一直强调运动是一种阴阳调
和的运动,要平衡,
要适度,但并不是完全强调静养.
《黄帝内经》里面不像现代人或者是西方人一样过分地强调运动。西方人
的理念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只要运动对生命就是有利的,东方的理念不是这样.
《黄帝内经》认为“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卧伤气〞
单纯长期保持哪一种状态都是不对的,要各项活动掺和起来。中国吉典文化的
运动方式
-太极、八段锦、气功
-也在动,但是动得非常和缓,现在人觉
得太慢了,但它既能健身,又不会让身体运动得太过剧烈。现在经常听说爬山
爬死人,跑步机上跑死人的。所以我认为“只要运动就是健康〞这个玾念还是
存在问题
《黄帝内经》强调要根据白身的情況来制订运动量。如果你是
-个四十多岁的人,显然不适合每天跑三千米的运动,但你可以跳健身操,可以打太极拳,
可以快速地步行。只要这个运动方式和你的体质状况协调,就是对健康有利的。
睡眠
《黄帝内经》没有规定睡眠时间,就像我们每个人的饭量不同,每个人对
睡眠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别。
有的人一天睡八个小时还来看失眠,他是觉得休息不过来,觉得睡8个小
时还是累。但我们也知道很多名人、伟人,
一-天睡三四个小时就足够了,每天
的精补状态也很好。所以晒眠没有一一个州格的标谁,没有说一定要睡够多少才
行,但是一般多数人都要七到八个小时,这是一个基本数宇。
虽然《黄帝内经》没有地明饰告诉我们睡眼的时间,但是我们从他的理论
上可以知道这个时问要求。《黄帝内经》把十二个时辰跟人体的五脏做了一个
对应,子时
——也就是现在的晚上11点到次日的1点
-对应的是肾。中医认
为人体的五脏都有不同的功能,有的主生发,有的主闭藏。肾主闭藏,肾里面
藏着肾气、元气,是人生命的原动力,子时正是它行使功能的时候,我们怎么
做才能促使它发挥功能?就是睡觉,让人体的功能活动处于休息的状态,所以
我们睡觉应该是在晚上11点左右。
如果一个人每天睡六个小时,一定是晚上11点睡到早上5点左石对身体比
较好。如果是夜里2点睡,早上8点起,虽然也是6个小时,长期下去身体就
会出现衰惫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