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了安全发明多种鉴水方法,极品的八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23.html

水作为生命之源,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水源也一直左右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十分明白水的重要性,并对饮用水的等级进行了区分,还在后续研究出了许多净水的方法。

这让中国古人能够喝到健康的饮用水,这对于民族的发展存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明白了饮用水水质的差别,对于人体健康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如下记载:

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

而且古人对于饮用不洁之水的危害,也十分明确。

▲李时珍

李时珍就曾经记载了浔阳城中大量马匹,因为饮用山谷中“毒水”而暴毙的例子。

到了清代,名医王孟英已经发现了饮用被污染的水源与霍乱之间存在关系,这也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大进步。

▲清代名医王孟英(王士雄)

虽然古人很早就发现了不同水源对人的影响,但在安土重迁的中国古代,人们是不会为了水源轻易迁徙的。

因此如何在自己生活的地区挑选合适的水源,就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研究之后,中国古人总结出了优秀水源的几条共性:

首先那些深埋于地下,或者发源于高山之上的泉水都是最好的水源。

这主要是因为地下及高海拔地区污染源较少,而且水在从地下涌出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土壤的过滤,因此水质极佳。

▲清冽的山泉

除了泉水之外活水,尤其是源远流长的活水也是十分优质的水源。

相较于死水,古人更青睐从河流中汲水,以如今的眼光看来,这主要是因为流动的水中含有更多的溶解氧,而且其在流动过程中可以有效稀释污染物。

古人虽然对于这些原理不甚清楚,但他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是十分可靠的。

优质水源还有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冽”。

冽字的意思就是“泉寒”,就是要尽可能地选择温度更低的水源。

▲翻滚的泉水

温度低不仅可以让水的口感更好,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是选择优质水源的关键标准,这也体现出我国先民的出众智慧。

最后一点是水源的颜色和气味。

水源以清澈透明如水晶为最佳,而味道则以微甘最佳,水的颜色可以判断水的浑浊程度,而味道则可以断定水源中是否含有污秽之物。

使用以上几条标准选下来,古人最后挑出的饮用水,一般都是十分安全的了。

▲寺庙中的八功德水

在《方舆胜览》中,将最好的水称为“八功清水”,其有着“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饐、八蠲疴”的特征。

有这些特点的水是难得的佳品,一般会被拿来加工名贵的中药,或者作为贡品送给权贵饮用,后来其也演变成了佛教文化中的“八功德水”。

虽然中国古人总结出了一套可靠的水源评价体系,但水源的品质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国古人最重要的饮用水来源是井水,但在大雨或者洪水过后,井水往往会受到污染,井壁的破损也会让水质发生变化。

因此为了评判水质,古人还发明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清澈的泉水

古人检验水质的方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品尝的方式来断定水的优劣,如果饮用水无味或者微甘的话,那么这个水就是可以饮用的。

但这种贸然尝试往往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因此人们又发明了一些间接的手段来判断水质,其主要原理是观察水中是否存在较多的杂质。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观察法。

由于水中的微小杂质仅凭肉眼很难分辨,因此古人会将水盛放在容器中,然后置于阳光下直射,再观察水的形态,如果水中有类似烟雾的东西,就说明水质不够洁净。

▲宋代瓷瓶

还有人会把水装进陶瓷瓶中,在煮沸后静置一段时间,然后观察瓶底有没有泥沙沉淀,这也是一种十分简便的方法。

和这种方法类似,古人还有一种检查水质的快速方法,那就是用白色的纸张或者绢帛沾水,然后再将其晾干,如果在这些东西上没有留下水渍,就证明水是洁净的。

针对不同的两种水源,古人还有一种简便的比较方法,他们会拿来两个相容的容器放在天平的两端,然后用不同的水将其注满,其中较轻的那一个,就是更加干净的水源。

▲古老的水井

虽然古人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十分合理的判断水质的方法,但和如今的饮用水比起来,这些水还是很难达到健康的标准。

因此为了改善饮用水品质,古人从周代开始就十分重视对于水井的保护了。

那时古人就为水井准备了盖子,如果有人在汲水后忘记盖盖子,就会受到责罚。

在每年开春的时候,古人还会将井中的存水全部取出扔掉,这也是为了保证百姓的健康。

在之后取井水的时候,如果井长期没有人使用,他们就会先打几桶水扔掉,这也是为了增进地下水的流动,防止细菌滋生。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提到当时在路边的水井旁,会竖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护井公约”。

除了当地百姓之外,路过口渴之人也要遵守规定维护水井,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古人对于饮用水安全的重视。

随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燃料较为充裕之后,古人便开始饮用“煎水”了,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凉开水”。

▲煮沸的开水

在北宋末年文人庄绰的《鸡肋编》中,就有“纵细民在道路,亦必饮煎水”的记载。

这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次巨大进步,高温煮沸可以有效杀死水中的细菌等病原体,能够保护饮用者的健康。

但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古人在离家在外或者遇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源,针对这一情况,古人也发明了几种净水的法子。

第一种净水方式便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物理吸附净水法,古人没有我们现在常用的活性炭,他们最常用的净水道具是钟乳石和磁石。

钟乳石和活性炭一样,表面有着许多粗糙不平的小孔,这可以起到吸附杂质的作用。

而磁石则可以通过磁力吸附水中的金属杂质,在磁力的影响下,部分铁杂质还会变成“胶体状”,也能够起到吸附杂质的作用。

▲古人用来净水的钟乳石

除此之外,在《本草纲目·水部》中还记载了用植物净水的内容。

古人会将桃仁、杏仁、仙人掌球、剑花、锦葵、木芙蓉、木锦树、榆树内白皮、地瓜叶、大蒜、马齿觅等植物捣碎,然后将其放进水中净水。

这些植物的汁液除了有杀菌的效果之外,其中还有大量的黏液,这些黏液在遇水后也会形成胶体,这可以起到吸附水中杂质的作用,是一种十分简便且有效的净水方法。

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古人也发现了一些具有杀菌作用的药材,这些药材后来也被用到了净水之中。

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使用茱萸煎剂杀菌净水的案例。

而唐代名医孙思邈则将制作屠苏酒所用的药渣,投入水缸中消毒。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降低水中微生物的含量,保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贯众植株

清代医师张裕德在瘟疫流行的时候,提倡人们将贯众投入水井中来净水,乡民们在如法实施后,果然减轻了瘟疫的影响。

后来这种做法逐渐流传开来,贯众也成为了最常用的净水药材之一。

除了上述方法外,古人也掌握了使用明矾净水的方法,这和如今我们的净水选择几乎如出一辙。

但古人并没有掌握明矾的净水原理,因此有古人提出在饮用了污水之后,还可以通过口服明矾的方式来避免患病,这显然是没有效果的。

▲净水用的明矾

“人可以一日无谷,不可以一日无水”,我国先民从很早的时候便发现了饮水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在寻找优质水源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理论。

这些水源地发现有效保证了百姓的健康,为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找到水源之后,先民们也十分重视对于水源地的维护,这让这些水源可以长期被人所使用,也为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中医等理论的帮助下,中国古人还发明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净水方法,这都让我国古人的饮水条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最重要的是,在生活实践中,中国人养成了饮用开水的习惯,虽然现在“多喝热水”成为了网络上的流行梗,但这一习惯确实让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前进了一大步,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继续传承。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本草纲目》,李时珍著,年中华书局出版;

《齐民要术》,贾思勰著,年中华书局出版;

《吕氏春秋》,中华书局年版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331.html